4月12日,陽光灑在秦巴山脈腹地,留壩縣青橋驛鎮蔡家坡村十二元溝云霧繚繞,仿若人間仙境。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里,淫羊藿花星星點點,山茱萸花肆意綻放。
蔡家坡村村民何少麗,正帶領群眾在中藥材基地種植天麻。她說:“今年空氣濕度好,藥材品質差不了,大伙肯定有個好收入!”
如今,靠著豬苓種植,何少麗家年收入不僅突破10萬元,還帶動鄉親走上了特色產業增收路。
2018年,何少麗決定在海拔1200米的坡地上試種豬苓時,村民投來懷疑的目光:“這山坡能種中藥材?”“這地方長出來的藥材品質能好嗎?”
何少麗沒有被這些質疑擊退,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,走上了種植中藥材之路。十二元溝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給中藥材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。為掌握豬苓種植技術,她白天翻山越嶺,仔細觀察野生藥材的生長環境,不放過任何細節;晚上回到家,對照《中藥材種植手冊》認真做筆記。同時,積極參加縣、鎮組織的中藥材種植培訓。
“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土壤或砂黏土為最佳”“忌選黏性過重的黃泥土或貧瘠的砂石地”“海拔1000米左右選半陰半陽最佳”“坡度以15攝氏度至30攝氏度最佳,既能保水又避免積水”……她把自家的試驗田,變成了一本生動的“活教材”。
“事搞成了,她掙到錢按說可以‘躺平’了,但她把帶動我們一起發展放在了心里,并付諸行動。她將所學的中藥材種植知識和技術傾囊相授。”村民王春亮說起何少麗滿是感激。
2023年,返鄉能人彭剛回鄉創業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,大規模種植中藥材,并聘請何少麗擔任技術指導。
何少麗還把自己多年總結的種植經驗,編成通俗易懂的順口溜傳授給大家。
“跟著何姐在基地干活,心里特別踏實,她總是非常耐心地給我們做技術指導。受她影響,我把家里的2畝地也種上了藥材。”村民李翠琴說。
“去年,我家種的4畝淫羊藿、2畝豬苓凈賺了5萬多元。”村民淡平安說。
如今,蔡家坡村十二元溝的林下中藥材基地已初具規模,面積達1600畝。站在山巔遠眺,連片的中藥材基地郁郁蔥蔥,宛如綠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