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收割機也太神了!一個小時就收完一畝地,秸稈也粉碎還田了,比人工快太多,還省勁兒!” “可不是嘛,我家那幾畝地也該輪到了,照這速度,今天就能收完……” 9月以來留壩出現大范圍持續降雨,晴好間隙成了秋糧搶收的“黃金窗口”。在武關驛鎮南河街村,連片玉米地里,聯合收割機的轟鳴聲取代了往日人工收割的嘈雜,與農戶們的歡聲笑語交織,奏響秋日“豐收交響樂”。 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,幾臺聯合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,成排的玉米植株被連稈帶穗卷入“腹”中,摘棒、秸稈粉碎還田一氣呵成。不一會兒,黃澄澄的玉米便在田間堆起小堆,村民們默契配合,迅速將玉米裝進運輸車輛,搶時間、趕進度的氛圍格外濃厚。 “前段時間天天下雨,眼看著玉米熟了卻收不回來,我心里急得跟火燒似的!今天天一放晴,收割機就來幫忙了,真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!”村民曹明全盯著眼前的“新勞力”,激動地打開了話匣子。 更讓曹明全滿意的是,聯合收割機還能把秸稈直接粉碎還田,省時又省力。“3畝地的玉米幾個小時就收完了,趕在下雨前把糧食收回家,收割機還能直接把秸稈粉碎還田,方便得很。晚上終于能睡個安穩覺了!”曹明全的話,說出了所有農戶的共同感受。 “趁著今天天晴,我們調配150余臺次收割機、運輸車等農業機械投入作業,因為搶收及時,有效降低了降雨對秋收的影響?!笨h農技中心工作人員祝子晗介紹道。 今年以來,留壩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。在降雨間隙的有利天氣里,通過協調農業機械、派駐農技人員等舉措,深入收割一線指導農戶調試機械、優化收割流程,大幅提升連片農田的收割效率。在全力搶收的同時,還同步推進糧食晾曬與烘干工作,協調轄區內糧食烘干中心,優先為農戶提供烘干服務。并開放各村(社區)文化廣場、村委會大院等公共場地,給農戶提供充足的晾曬空間,有效降低籽粒水分,防止玉米霉變,確保秋糧豐收成果穩穩落袋。截至目前,全縣水稻、玉米兩大秋糧作物的收獲進度已突破60%。(記者:王茜 實習記者 張怡超 通訊員:武關驛鎮 昝亞東)